忆童年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5年04月15日 作者: | ||
那日,偶然碰到街边玩耍的几个孩子,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。童年,最美好的时光,是我静心冥想时逃不掉的地方,是我梦回万千的景象。有太多太多的片段可让我回想,却只有少得可怜的记忆供我珍藏…… 春日读书 春天是家里最忙的时候,大人忙着耕种,开始一年的生计,也就无暇看顾我和姐姐。记忆里是在下午,父母下地,我和姐姐被锁在家里,不能出去玩,姐姐就找出学校发的课外读物念书给我听,我记得第一本书的名字叫《小雨沙沙》,还有《雨后春笋》,也会读父亲买的《小学生满分作文》,《龟兔赛跑》的故事更是必读的文章。在读书之前,我们会把吃的喝的放在炕边的椅子上,准备齐全,然后躺在炕上,我吃着苹果看着姐姐,姐姐边吃边念书给我听,往往一开始会认真听,听着听着就会聊起来:自己编离谱的童话故事,讲学校的趣事,讨论看过的电视剧的剧情,畅想未来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……就这样也能过一个下午。 生机盎然的春天,我们不是在户外踏春,不是折柳,而是借着春日里明媚的阳光,打磨着我们的想象。读书,丰富了我稚嫩的童年。 夏日雨后 听母亲说,我和姐姐最喜欢夏日的雨后,穿着自己的小水鞋,在屋后的浅水里面来来回回的蹚水,捉许多小蝌蚪,把小蝌蚪圈养在自己挖好的小水坑里,嘴里时不时还念叨着“小蝌蚪快回家,回家找妈妈”。也会根据蝌蚪大小的不同分为蝌蚪爸爸、蝌蚪妈妈和蝌蚪宝宝,一家一家的分清楚,让他们做邻居。等到了吃饭时间,才恋恋不舍地回家,心心念念地想着第二天早上早早去看水坑里的蝌蚪——第二天却只能看着死掉的蝌蚪而伤心难过了。 总是在下雨的时候听母亲讲故事,讲爸爸下雨去学校接我们滑倒过,讲她小的时候看到过天上下鱼,讲姥姥下雨天盘着腿坐在炕上纳鞋底……雨停了,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。夏日的雨后,清爽干净,洗尽铅华,还原了我纯真的童年。 中秋圆月 那时也就五六岁的模样,中秋节,全家围着桌子坐在自家小院里,桌上摆着月饼、苹果、葡萄,还有茶,我和姐姐吃着自家种的葡萄,仰着头看着明亮清透的圆月,猜想着嫦娥坐在桦荫树下,边纺着线边和砍树的吴刚说话,还因为自己臆想出来的故事大笑,笑的停不下来。这边是我和姐姐的世界,那边,是大人们喝着茶聊着天,讲他们小时候怎么过中秋,哪年的月亮更亮些,哪年碰到哪些难忘的事。当大人们讲到特别的故事时,我和姐姐就会偏过头来认真听,把嫦娥和吴刚远远的抛到了脑后。也会因为听到鬼故事而害怕,就算再害怕也只是往大人堆里靠靠,舍不得走。 有月的夜晚总叫我想起那年的中秋,那一夜,月光清幽,沁润了我的童年。 冬日炊烟 没来由的喜欢冬日夕阳。黄昏,村子里的炊烟渐渐升起,烘暖了渐没的夕阳。王菲有首歌唱出了炊烟的诗情画意,在我的记忆中,炊烟同样承载着童年的温暖。 小时候,和姐姐在朋友家里玩,经常忘了回家吃饭,尤其是下午,总要等母亲做好饭叫我们回家。母亲是不喜欢在门外喊我们的,通常是在领我们回家的路上,就会看到站在门外的婶婶阿姨,听着她们此起彼伏的叫喊声:“XXX,回家吃饭……”或者直接叫孩子的乳名,有时候会看到回家晚的小孩被母亲打屁股,分外温馨。这画面在夕阳的晕染下,叫人不忍去碰触,回家的日子,就是“稳稳的幸福”。 再大些,会在黄昏跟着父亲去挑水,在路上,伴着水桶的吱呀声聊着生活琐事。去的时候迎着夕阳,残光拉长了父亲和我的身影;回时,满满的水溢出,点点滴滴留在身后。感觉这景象像极了昏黄的黑白照片,或是简单的素描画,只有我和父亲的身影,粗略的线条就能描绘出动感的片段。 冬日的寒,黄昏的凄,却在袅袅炊烟里淡开,慢慢散去。炊烟婀娜,温暖了我的童年。 “池塘边的榕树上,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……”指尖溜走的童年,美的叫人心颤、叫人心疼。 |
||
|
||
【关闭】 | ||
|
||
|
||
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
版权所有: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-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:0546-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:12368 邮编:2570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