档案室有群“红色娘子军”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9年05月15日 | ||
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里活跃着一支不惧生死、奋勇杀敌的红色娘子军。她们巾帼不让须眉,敢打敢拼,谱写了战争时期女子不屈抗争的佳话。同样,在我们法院档案室也活跃着这样一群“红色娘子军”,她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,在大项任务面前不含糊,执着奉献和敬业拼搏精神让人感动。 近期,我院档案室数字化升级改造工程正在进行,它是一项系统的、繁琐的工作,更非一日之功,它的完成至少需要十个月的时间。内容包括档案室的整修、旧档案密集架的拆除、新档案室的卫生清洁、新式档案密集架的装配等等。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之处在于所有档案材料的下架、装箱、倒库。这项工作看似平凡简单,但真正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,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 档案室共有四名工作人员,而且都是女同志,所以,档案材料的下架、装箱、移库就成了一件让人头痛的事。即便如此,四名女同志也没有等靠,女神个个变成了女汉子,忙碌于下架、装箱、移库的各个环节。十九个档案密集架、近两万盒的卷宗的工作量绝非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。只有档案下架、装箱、移库后,才能对旧档案室进行改造,所以这些工作早一天完工,档案室数字化升级改造就能早一天完成。尽管天气炎热,工作空间狭小,每次干活都汗流浃背,但她们从不喊苦喊累,而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点的将档案材料从架子上移下来,而后将一部分档案转移至新的档案架,另一部分装箱,分门别类的对档案进行归拢、核实、封箱、张贴明细。 如此繁重的体力活对于这些女同志来说平时是很少涉及的,这回,乍一接触,才明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经常干活干到腰酸背痛、胳膊都抬不起来。没人督促,也没人监督,但她们依旧坚持,为了赶工期,连续几个周末都在加班,孩子没人照顾,就让他们自己在家里待着。多少个夜晚,当别人已经坐在家里陪家人吃完饭,一家人其乐融融看电视享受人生的时候,我们的“红色娘子军”却还在档案室里挥汗如雨,这种舍弃小我,成就档案室这个大我的情怀值得称赞。尤其可贵的是她们中有三个人不是正式的法官,而是合同工,面对枯燥的工作,少得可怜的那点工资,她们并没有抱怨,而是选择了坚持,她们如此拼搏实干的动力源泉来自于哪里?我想,这就是最为可贵的敬业奉献精神。 如今,档案室数字化升级改造工作还在进行,这群可亲可敬的红色娘子军依然忙碌在工作的各个环节,处处都有她们不惧困难的身影、坦然面对的灿烂笑容,以及无视待遇享受、敬业实干的奉献精神。我在为她们竖起大拇指的同时,更多的是思考今后怎样让这种精神被大家学习和传承! 作者:郑永学 |
||
|
||
【关闭】 | ||
|
||